返回

红警之索马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强国如强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强国如强盗

第(2/3)页

。十几年后,每当美国政治家提到索马里的时候,该事件都会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话题,这种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美国耻辱”的一种符号,因此,如今埃塞俄比亚出兵索马里打击教派武装,从历史记忆的立场出发,支持无疑是最为自然的选择。

  

      其二,“索马里有石油!”这不仅是一个猜测,且已经得到了索马里官方的认可。2006年11月,索马里外长曾明言欢迎各界到索马里开采石油,并称已经有几家公司先期抵达。实际上,1991年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前,很多美国的石油公司就已经对这里可能蕴藏的石油很感兴趣,后因战火纷起而不得不作罢。

  

      索马里所在的地缘位置对于石油运输安全也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索马里地处非洲的东北角,战略上恰恰守住红海的出口。非洲之角石油蕴藏丰富,而且邻近沙特阿拉伯,并可以监视红海上过往的大批油轮和军舰。

  

      这里是除了海湾地区的霍尔木兹海峡之外,中东运送石油的另外一条走廊。但霍尔木兹海峡邻近美国的老对头伊朗,这对美国的中东石油进口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索马里的战略价值也就凸现了出来。

  

      据索一些小道消息,就在索马里过渡政府难以制止内战和改变境内动乱的时候,美国势力已经潜回到这个国家,秘密地使用美元支持某些地方军阀首脑,助其壮大发展。美国政府拒绝公开承认这种行为,只是强调担忧索马里会成为基地组织的新“恐怖主义天堂”。

  

      并不知道美国的动机在哪里,但是有一些猜测:或是美国太缺乏耐心,等不了索马里政府自己强大起来,有效解决问题,于是转而利用军阀;或许,美国还有别的动机,比如为了控制索马里的石油资源。

  

      除了矿产资源,李岚最看重的就是索马里的石油资源,石油不但可以在以后为自己的机动部队提供动力,也是基地资金来源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如果石油储量巨大的话,还可以成为索马里重要的经济支柱。

  

      索马里本身并没有石油开采的能力,但是李岚有,而且很方便。不管陆地的钻油井还是海基钻油井,红警建筑单位里面都有。而且价格十分的便宜,要不是权限不够,李岚早就大规模建造了。

  

      “我的朋友,你怎么了。”穆罕穆迪看到一脸沉思的李岚,忍不住问道。

  

      “不好意思,我走神了。现在我们来谈谈正事。”李岚一脸歉意道,以后的事情索性不想了,先把眼前的道路顺利的走下去。

  

      既然穆罕穆迪把自己当成来至中华的军火商,那李岚也没有特地去否定,当然他没有去肯定:“这里面的八千发子弹,其中四千发子弹是作为朋友的见面礼,剩下的四千发老规矩,我打算在你这里换点东西。”

  

      “不,不行,这太贵重了。”四千发子弹,价值已经超过了六千美金,这对穆罕穆迪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既然我们是朋友,那就不要客气。这东西我很多。”李岚微微一笑道。

  

      看到李岚毫不在乎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