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议和
第六十八章 议和
第(2/3)页
线的总兵力还有近乎十五万人,但是因为防线偏长的缘故并不是显得特别集中,与此同时,董卓军张济、王方等人都督新降的水军配合董卓军展开了对淯水防线的攻势。
在这种情况下,士气与董卓军新降兵马相差无几的淯水一线荆州军无疑陷入了不利的地位,而在这个时候,徐晃所部的特技破营发动,勇猛的冲进了荆州军的营盘,至此,荆州军的淯水防线崩溃,张济、王方、桥蕤等人率领的七万大军渡河与徐晃所部汇合。
随后董卓军留下了三万人防御刚刚夺取的营盘,主力则从后方向新野进军,切断了荆州兵新野守军的退路,将新野守军包围。
直到此时,董卓军总算取得了对于刘表军的真正优势,然而在这之前的时间里,刘表军已经完成了对襄阳的防卫,大将黄祖、谋士蒯越、水军大将张允齐聚襄阳一线,依托汉水与天气布置出了完整的防线。
董卓并不是刚愎自用的蠢材,他很清楚,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想要趁势攻下襄**本不可能,但是虽然大部分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董卓却仍旧在等刘表军服软。
休战已经是必然之举了,然而董卓可不想做首先提出议和的一方。这个时候谁先服软,谁必然吃亏,虽然董卓一方已经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但是不要忘了董卓军可是俘虏了蔡瑁,而且此时新野城也陷入了董卓军的包围之中。
首先支持不住的当然还是刘表。尽管蒯越、蒯良等人已经看清了董卓的军的外强中干,但是蔡瑁毕竟是蔡家的头面人物,荆州世家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何况刘表的新婚妻子还是蔡瑁的亲姐姐,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刘表不得不首先提出议和的要求。
为了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双方理所当然的有进行了数次小规模的战斗,但是随着天气的越加炎热和之后的几场暴雨,双方理所当然的都收了兵刃,董卓军更是撤退到了淯水一线,除了加强了对新野的包围,却没有继续发动进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