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 当面对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当面对质

第(1/3)页

??

  陆九带着顾通去见了李信和曾敢。顾通在两人面前将刚才对陆九的那番说辞又复述了一遍。

  

  李信听着顾通的说辞,遥望镇虏卫卫城,目光所及之处均是一片破败衰微,若不是看见有人围攻,还直以为那残垣断壁是废墟呢。来时他便听说镇虏卫曾数次被鞑子攻陷过,却也料不到名字如此霸气的镇虏卫竟然破败到了如此程度。

  

  李信打量着顾通,利落的黑色棉袍,有着明显刀疤的左脸,一双眸子坚定而放光,这些身体特征都说明此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眼前的情势是否果如他所说,还不好现在就下论断。既然涉世双方都是卫司衙门的人,说不得便要将他们都叫到面前,当面锣对面鼓的敲打敲打,看看究竟谁是谁非。

  

  破败的镇虏卫,打成一团的自家官吏,都将李信一路高涨起来的好心情一扫而空,他意识到,这将是他抵达镇虏卫后的第一个棘手问题。

  

  李信在那顾通的话里主意到一个咬的很重的字眼,那便是“械斗”。按照他的叙述,城内的卫司衙门知事钱泰私分公款引发民愤,这才招致军户们自发的围攻卫城,准备进城讨说法。

  

  这事搁在李信前世,那就是政府与民争利,引致群体事件。而在处理群体事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便是法不责众,这就很容易让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民意而做一些掩饰自己真实目的的不法勾当。那顾通还在扼要的介绍着卫城内的具体情况,李信听的有些心不在焉,在心里捉摸着这件事背后是否有猫腻!

  

  曾敢则一反常态,抱着肩膀,在一旁冷眼旁观,摆明了是在看热闹。

  

  顾通的描述里,钱泰与之显然存着误会,私吞公款一事固然有待商榷,但他辖下的军户们也不该冲击卫城。并一再向李信表示,该他承担的罪责,肯定不会逃避。虽然,表面上听着有为那钱泰开脱之意,但落在众人耳中,味道却是怪异的很。

  

  李信将顾通的话打断。

  

  “既然其中有误会,不如将那钱知事叫来一起说道解释一番!”

  

  李信自有他的想法,自己初来乍到,决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轻易的便下了决断,万一被人当枪使那可就丢人了!总之,此事不可不管,也不可操之过急,总要调查清楚再做决定!

  

  在顾通、史大陀、陆九等人的陪同下,李信来到卫城之下。顾通暗暗捅了身边的史大陀一下,史大陀立即便明白了,清清嗓子冲城上喊话。

  

  “钱知事在城上吗?”

  

  史大陀见城上没有回音便又喊了一声。

  

  “钱知事在城上吗?三卫总兵在此,还不快快出城相迎请罪?”

  

  一个略显亢奋又带着愤怒的声音将史大陀的喊话打断。

  

  “总兵大人莅临,钱某这就出城相迎,只是何来请罪一说?”

  

  听城上有了回音,史大陀喊的更来劲了,声调也更高了。

  

  “何来请罪?你私分官银,聚众挟夺卫城,哪一条不是罪?”

  

  钱泰怒极,顾通与史大陀真无耻,竟然恶人先告状,让总兵大人先入为主,他心里一阵焦虑,显然这一轮交锋自己落了下风。边镇卫城与关内府县不同,指挥使司衙门军民一体,不另设县令等地方官,三卫总兵虽是总兵官,但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这三卫的军政。

  

  所以,他对这三卫总兵翘首以盼,等的便是李信能来为自己主持公道。钱泰虽有私心,但自问留守卫司衙门以来,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任谁来了都不可能挑出毛病。只是万没想到,那顾通竟然捷足先登,搭上了三卫总兵,抹黑污蔑自己,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急怒之下,钱泰竟忘了与李信先于城上见礼,而是惶急万分,跌跌撞撞的下了城头。知事大人这一番做派看在陈四等人眼里,众人心头都涌起一抹不祥的阴云。

  

  “开城!”

  

  钱泰令右千户所的军户们开城。军户们犹豫着问:“大人可想好了?万一……”

  

  “开城!我就不信,朗朗乾坤,煌煌大明,能让他一个顾通只手遮天了?开城!”

  

  军户们又牛头去看总旗陈四,他们都听这位陈四哥的,陈四哥的话就是他们的主心骨。陈四此刻也纠结万分,一咬牙狠狠点头。众军户们这才将顶门的木杆子移走,摇起辘轳,铁闸随着阵阵金属摩擦声缓缓抬起。然后,军户们将门栓拿掉,破败的城门呼啦一声竟直直的向外倒下。

  

  原来在猛烈的撞击下,大门的折页不堪重负已经全部断裂。

  

  李信站在临时充作卫司衙门的土院里,心中感慨万千,在京师时只听闻西北边镇穷困,却想不到穷困若斯。怪不得,朱由检任命自己为大同三卫总兵的时候,那些一贯压制自己的阁臣们都默不作声呢。原来,他们早就知道镇虏卫是个什么情况,料定自己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折腾不出什么动静来。

  

  而且,镇虏卫又紧邻边墙,满清和蒙古鞑子又常常扰边,没准他们还打着借鞑子之手除掉自己的主意呢!

  

  李信进了所谓的卫司衙门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