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二十三章:闯王来了不纳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三章:闯王来了不纳粮

第(2/3)页

灵柩赶往他的故乡,高阳。

  

      进了北直隶地界以后,李信便已经能明显的感受到沿途之荒凉。马队沿着官道走了将近三百里,沿途村子也有十几个,但进去只好却发现里面早就空无一人。

  

      到处都是劫掠过后剩下的一片狼藉,偶尔还能见到几根森森白骨,不知是人还是畜生的。真真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镇虏侯,总这么走下去也不是个法子,路上一户人家都没有,想买些粮米都困难!”

  

      他们这些人走水路的时候可以用大船来装载粮草,但是一旦到了陆地上,如果没有专门负责运送粮食的辅兵,仅靠随身携带的粮食至多也就能撑得七日。

  

      李信最初的想法还很乐观,近千人马携带七日粮食已经足够了,余者不够的可从途径当地县城中或者富户手中购买。

  

      不过,走出去三百里地之后,李信才发现他的想法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沿途中甚至连经过的仅有的一座县城都已经在战乱中废弃,残垣断壁,了无人烟,几乎就是一座死城。

  

      李信长叹一声,想不到距离大明京师越近,竟是这般的萧条荒芜,这似乎在另一面也预示着这个让他既爱且恨的大明已经不可避免的在一步步滑向毁灭的深渊。

  

      “都坚持坚持,到了高阳再说!”

  

      李信现在只怕连高阳都没了人,到那时他恐怕只能将孙鉁的灵柩运往北京,因为在北京他还有一个年满二十岁的儿子在户部为官。

  

      不过从沿途所见之荒凉来推断,只怕高阳也难有什么人还在,毕竟从崇祯八年开始,满清东虏便频繁的叩关南下打草谷,除此之外还有到处流窜的张李刘流寇,经过这两支兵马的蹂躏之后,北直隶大地上的百姓还要面临可怕的瘟疫。试问,在这种绝境之下,能够坚持留下来的百姓还能剩下多少?

  

      尤其是愈发靠近北京城的府县,哪些地方距离长城都太近了,只要鞑子叩关而入,便会首当其冲,是以百姓们几次逃难之后,干脆便一直客居异乡流浪,也好过回去以后被鞑子杀死,或者劫到关外去做奴隶,甚至死于饥荒瘟疫之中。

  

      李信知道,这些逃离家乡的百姓们有很大一部分人,便被生计所迫加入了张李刘的流寇大军,然后又摇身一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恶棍,将自己受过的一切苦难再施加于与他们同等遭遇的百姓身上。

  

      “大老爷给口吃的吧!”

  

      在搜索一个废弃的村子时,不知从何处突然就窜出来一个骨瘦如柴的难民,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祈求着讨一口吃的。

  

      李信命人将自己的口粮分给了那个难民一份,谁知那难民收了粮食后,却并不想走,而是怯生生的问了一句:“大老爷们是闯王的人马么?收了俺吧,俺能抗锄头,也能抗大枪,只要收了俺让俺干什么都成!”

  

      卫士们刚要怒斥这厮有眼无珠,李信却摆手制止了他们,好言问道:“你怎么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