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高加索(2)
第一百十五章 高加索(2)
第(2/3)页
个月战场局势看上去还比较稳定,但朱可夫很清楚,这是假象与幻觉,实际上红军的持续战斗能力一直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今年夏秋之交的蓝色行动中为应付德军进攻与穿插而迫不得已大量强制征兵后,军队实力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无论兵员素质、指挥能力、装备水平还是后勤补给全面落后于德军。
朱可夫特意研究了前线发来的战报,特别从这次近卫重型坦克第11旅的战况他就能看出很多问题来:被红军上下寄予厚望的KV-3坦克并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哪怕剔除空袭影响,在面对面装甲战中,KV-3的战场幸存时间只比T-34/76要好一点,与虎式的交换比依然高达5:1甚至6:1,这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红军总参谋部预计德国现在有1000-1500辆虎式(实际上哪怕把突击虎和出口的虎式全算上,德军总体拥有量也未超过700辆),而红军重型坦克只有400-500辆,其中大部分还是已过时的KV-1和KV-2系列,性能和机械水平很不稳定KV-3居然还算的上是新坦克。
伏罗希洛夫已指示技术专家们在KV-3基础上研发新坦克,同时还给这个装备取了新编号——IS-1,在坚持开发重型坦克的同时,红军还启动了针对T-34坦克的全面升级计划,但与4号坦克迅速升级到H型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T-34/76换装85mm口径火炮的T-34/85方案迟迟不能落地,实施当中又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让朱可夫焦虑汪峰。现在前线坦克不占优势、飞机不占优势、后勤保障也不占优势,唯一占优势的大概只有部队数量与规模了——可惜德国人打起来根本不认这个道理,照样打得大批红军雪崩般溃退。
更要命的是,三条接受盟国外援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