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之重铸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七章 周旋应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七章 周旋应对

第(2/3)页

反倒是凤凰山皇宫那边,孟太后和柔福帝姬让人牵挂!

    ……

    皇宫这边,三岁的赵旉被孟太后抱在怀里,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盯着下面的官员,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替代老爹,成了大宋皇帝。

    “太后,太子既已登基,便得尊您老人家为太皇太后。”苗傅道:“新帝登基,万象更新,自当改元。另外,臣闻江南之地王气聚于金陵,臣欲早日侍奉太皇太后与陛下,迁都金陵。”

    此言一说,孟太后和宰相朱胜非皆是心中一震。

    通常来说,新帝登基是要改元,但当年仍旧沿用前任皇帝年号,次年岁首才会真正改元。逼宫迫使赵构逊位,便要着急更改年号,是何居心?

    迁都就更不得了,自古以来便是大事,大宋的法定都城是东京汴梁,而今以临安为行在。朝廷、皇帝、百官、军队皆在此,机构人员众多,哪能说迁就迁?而且好不容易才在临安安顿稳定下来,迁都定会动荡不安。

    朱胜非甚至觉得迁都的要求很奇怪,临安尽在他苗傅手中,何故要迁都去一个他不熟悉,未掌控的地方?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情呢?

    怀疑归怀疑,要紧的是应对,虽说改年号与迁都都不可行,但如果双双拒绝,焉知苗傅会不会恼羞成怒?

    不管怎么着,两个条件得答应一个,事有轻重缓急,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在经过了孟太后的准允之后,朱胜非道:“经礼部商议,今年改元为明受元年;至于迁都一事,如今金贼入侵江淮,金陵沿江,处于前线,不利御敌,帝畿恐不安稳,迁都之事还是暂缓为宜。”

    苗傅不悦道:“话虽如此,但金陵有宣抚使杜充的大军驻守,势必固若金汤,不必忧虑。陛下与太皇太后迁都金陵,亲自于前线督战,必将士气大振,进可抵御来犯金军,退可向金军输诚,休兵议和。”

    真是异想天开啊!朱胜非听得分明,心中不由感慨,苗傅之流果然是见识短浅之辈。不过他刚才言辞中特意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