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之重铸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〇七章 杨幺之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〇七章 杨幺之乱

第(3/3)页

全可以抽调出兵马前去平叛。

    不过呢,大宋君臣最初并未太将杨幺之流放在心上,认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故而采用就近原则,首先调派了驻守在鄂州的王躞所部,命其担任荆南、潭鼎澧岳置制使。

    统领神武军三万五千人,并节制荆潭制置司水军统制吴全所部万余人,战船数百,偕统制崔增、高进等将领进剿洞庭湖。

    建炎四年六月,王躞率部岳州,率水军战船与杨么车船水军短兵激战。但因战船过小,不敌杨幺所部,败退湘江西岸。

    王躞并不气馁,趁着杨幺得胜冒进之机,当即命崔增、吴全等设伏于岳州洞庭湖口。然后亲自率神武前军万余人进剿鼎州,与程昌寓部水军汇合,企图两面夹击,一举歼灭义军。

    不想计策被杨幺察觉,并将计就计,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附近百姓民众、粮食牲畜全部转移隐蔽,派出少量车船牵制上游宋军,行疲兵之计。

    然后派少量疑兵乘船在前,亲率主力偃旗息鼓,悄然顺流而下,直奔岳州。

    王躞、程昌寓水陆并进,逐个围剿叛军兵寨,却发现空无一人。王躞顿觉不妙,急忙回师,可惜为时已晚。

    叛军疑兵出现在岳州阳武口湖面时,宋军伏兵大喜,为了争夺功劳,万余人贸然出击。

    不想杨幺主力从背后猛扑而来,而且叛军所用车船较为先进,能在水上快速回旋,横冲直撞。

    官军猝不及防,舟船沉没不计其数,崔增、吴全所部全军覆没,双双阵亡。

    叛军在阳武口大胜之后,立即掉头设伏,反而给回师的王躞所部迎头痛击,大败逃回岳州。

    恰逢上游天降大雨,江水暴涨,杨幺趁机率水军出击,又歼灭桃源、石门等地官军。自此除岳州之外,整个洞庭湖,以及湘、沅流域全部落入叛军之手。

    叛军声势大振,兵锋强盛,故而生出夺取岳州,顺江征伐的苗头,始料不及的大宋朝廷大为震动。

    杨幺之乱,已经不能等闲视之,着重臣大将前往平叛刻不容缓。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