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小闲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四轮马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四轮马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差,跑起来能颠得人怀疑人生,李信之前坐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坐了。

    他本来想通过给马车加个避震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想法行不通。因为他没有合用的弹簧。

    小小的弹簧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很专业的冶金工艺。并不是说随随便便拿块钢铁锻造一下,卷成弹簧的形状,它就真的能弹起来了。不管是碳素钢弹簧还是合金弹簧,它对材质的要求都很高,至少对于连基本的炼钢技术都不成熟的大唐来说,弹簧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物。

    所以说,如果李信非得造一个弹簧来解决马车太颠的问题的话,首先他就得从零开始建立起整条钢铁生产线。这显然是个过于巨大的工程。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变双轮马车为四轮马车。所谓四平八稳,四个轮子总比两个轮子稳多啦。

    事实上,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试图制造过四轮马车,试图去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但很遗憾,他们都没能提出比较成功的方案。

    李信毕竟来自后世,掌握着古人们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的知识。他知道,后世四轮车转向问题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差速器。讲解起来比较麻烦,制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他几乎是马上就砍掉了这个方案。

    除了差速器之外,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难题:把车厢的底盘分成两段,前段悬挂在马匹上,带两个轮子,后段坐人,也带两个轮子,前后段之间用一个转盘连接。

    这样一来,原本笨重的一体车厢就变成了两节,马匹转向时带动前挂变向,进而带动车厢的后段随之变向,可以说是目前李信能做到的最好方案了。

    当然,相比起差速器,这个分节的解决方案还是有它的瑕疵——不能急速变向,转弯所需要的半径也比较大。不过这点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