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杂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3章 鱼丸罐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鱼丸罐头

第(1/3)页

罗用忧心城外那些牧民的安全以及生活状况,牧民们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若说危险,草原戈壁之上可比这里危险得多,除了汲水略有些不便,其他都挺好的,很多人在卖完羊之后还不舍得走,就在这儿一直住着。

        牧民们过日子大多不如汉人那般精细,这时候很多牧民卖了羊手头上有钱,花用起来也都比较爽快,于是不少小贩便挑了担子到他们那边去做买卖。

        城里不少人都说,那些牧民每日里不干活,却懒得连饭都不肯做,很多人家都是直接从晋昌来的小贩那里买炊饼当饭,日日都是那般吃。

        常乐县这边人口少作坊多,很多人都进作坊干活,本地的小贩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倒是敦煌晋昌一带不少人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尤其是晋昌,因为离得近,那边城市比较大,人口多,挣钱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于是现在不少晋昌人都到常乐县这边挣钱。

        那些卖炊饼的晋昌人,相互间大多也都是熟识,今年秋里,常乐县这边收白叠花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是老老小小一起下地,一天到晚忙得连饭都来不及煮。

        那时候便有一些晋昌人到他们这边来卖炊饼,一文钱三个,粗面的皮,馅料大抵便是羊肉罐头加些时令的杂菜,那段时间常乐县这边刚好有一批羊肉罐头清仓,价钱甚是低廉。

        这时候时间已经入冬,他们便不用羊肉罐头了,都用的新鲜羊肉做馅料,再加些葱蒜豆干之类,调些常乐县里卖的酱料,一文钱三个,分量又足滋味又好,城外一些牧民很是喜爱,恨不得天天吃这个。

        有些牧民还说,他们觉得晋昌人比常乐人更勤劳,更能吃苦。常乐人就呵呵了,这些连进作坊都嫌累的游牧民族,竟还好意思与他们说什么吃苦耐劳?

        罗用有时候在街上行走,常常也能遇到那一堆堆,不知道都是一些从哪里来的人在那里打嘴仗,主要就是埋汰对方吹捧自己,有时候嚷嚷起来嗓门也是很大,不过一般只要不动手,罗用他们都不管。

        最近有几个高昌人在城里宣称,有个从天竺回来的得道高僧,这时候正在他们高昌讲经布道,又把那高僧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很多人只当他们吹牛,并不当真。

        有人对罗用说了这个事,言语间也是不信,只道那些高昌人整日里夸夸其谈,把他们高昌那个地方夸得跟佛门圣地一般。

        罗用却说那高僧之事大抵属实,还说过些时候那高僧若是途经常乐县,让他们这些人务必要以礼相待。

        他们这里说的那位高僧,便是玄奘法师了,算算时间,他这时候确实也该从印度回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年当他千里迢迢从印度回往高昌,打算实现自己当年向麴文泰许下的诺言,报答他从前对自己的厚待,然而那时候高昌国却已覆灭,麴文泰也早已死了。

        今时今日,高昌国依旧是不复存在,但好在高昌还是原来那个高昌,麴氏家族仍在,麴文泰也还在世,听闻他这些年一直都在种植金瓜,诵经静修,身体亦颇硬朗。

        回忆起当年险些发生的那一场唐灭高昌之战,罗用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名叫陈继的青年,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那时候,罗用将自己空间中一本书上的一句话裁剪下来,让陈继交予一名高昌僧人,假装成佛祖启示的模样,让当时的高昌王室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麴文泰之子麴智胜在最后关头奔赴长安城,决意投唐,化解了那一场灾难。

        这一转眼,时间已是过去好几年。

        去岁,罗大娘在写给罗用的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