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2章 来自杭州的奏报
第0162章 来自杭州的奏报
第(2/3)页
阚程如果再敢拦,朱允熥对他就不会客气了。
朱允熥“哼”了一声,带着铁铉和杨氏走出大牢。
……
奉安殿。
朱允炆早早就来到了这里,端坐于一个圈椅上。
虽说这椅子不大,但毕竟放在全殿的最高处。
不管椅子如何,放在这里,就意味着最高权威。
就如同奉天殿中,只要是皇爷爷坐的地方,那就是龙椅。
尽管皇爷爷将他原来的龙椅撤下,换上了从朱允熥宅院里拉过来的叫“沙发”的东西。
但,只要在最高处,它就是龙椅。
现在的朱允炆监国的时间不短了,已经找到了上位者的感觉。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好衣冠、肃然上殿。
陛下在杭州打窝寇,时间不短了,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不管是赢还是败,总是要回来的。
留给他监国的时候不多,所以要抓紧享受,不对,抓紧时间锻炼自己。
殿外,官员们正在陆陆续续赶来。
杨溥和另外四名内阁辅臣走在一起。
杨溥的心事重重,走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
自从他赶到京城,进入谨身殿,一直没有见过吴王朱允熥。
朱允熥平时非常低调,后来又与陛下一起去杭州了。
自己能够从一个正七品的小小知县,升为杭州知府,还没有上任又被调入人人艳羡的内阁。
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由正七品直接跃升为正四品,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而自己能到达到这个高度,全是因为朱允熥的推荐。
因为在京中,能够主动为他说话、并且能说上话的,恐怕就只有朱允熥。
到京之后,听说朱允熥的各种事情,特别是朱允熥最受陛下喜爱。
大家都说朱允熥的能力太差、水平太低,杨溥根本不相信。
当时在村中见到朱允熥的时候,根本不是如此,见识广博,谈吐不凡。
而且从县里传来消息,朱允熥送给罗佃户的稻种,长势极好,收成可能远远超过现有的品种。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白痴。
要么是吴王在故意隐藏,要么就是世人对吴王有误解。
而吴王看中和推荐的铁铉,虽说接触不多,但明显感到,此人,大才!
最起码,铁铉之才要超过自己!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吴王有识人之明。
能识别人才的人,怎么会是蠢材?
但是,铁铉却因为在大殿之上为吴王辩解,无意之中得罪了兵部。
兵部尚书齐泰趁机发难,说要治铁铉“大不敬”之罪,朱允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