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85章 胡人的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85章 胡人的痕迹

第(2/3)页

    “从哈密王的位置上自封为汗,兀纳失里的老巢一定在哈密。”

    “因此,我们的前进方向很明确:哈密!”

    常升同意朱允熥的看法:“管求他胡人咋想的?直接去把他的老窝给端了!”

    朱元璋隐隐有些不安,多年的征战让他嗅出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一切都充满着诡异!

    当时吾儿开扛起兀纳失里下城逃走时,曾大声叫喊快撤,撤向玉门。

    为什么到了玉门关,没有一个胡人的影子?

    前军斥候探得的消息是:胡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上了山。

    以为胡人在做水源与河流的文章,哪知道这一路走来,河流并未发生任何异常。

    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胡人虽说被杀死、俘虏了不少,但他们的主力仍在。

    并且他们的兵员还在一路不断补充。

    怎么可能连一点踪迹都看不到?

    难不成,他们真的上山了?

    难道他们从山上能找到一条路,绕过前面的玉门关以西的沙漠,进入他们的老巢哈密?

    朱元璋又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城门。

    这个城门其实就是一个缺口。

    可以想象在秦、汉、唐时期,这里曾有一扇高大宽厚的木门挡在这里。

    几百年过去,木门早已朽烂,已经踪影全无。

    这里早已成为游牧民族畅通无阻的通道。

    这里本应是驼铃声声、商贸兴盛,但现在却是荒凉无比。

    城门缺口前后,都是戈壁、滩地和沙漠的过渡地带,留下的印迹不易消除。

    地面有印迹,但绝对不是近十天以内的。

    从地面情况来看,兀纳失里的大军,没有从这里经过。

    朱允熥叫来了陈诚,这是从应天府随同西域使者、商人一起的官员。

    陈诚前年参加礼部会试中了举人,授吏部行人司行人,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务。

    陈诚的父亲早年从商,壮游数千里,览山川之奇胜、都邑之雄壮、人物之富盛,因此陈诚说起各地风物都头头是道。

    朱元璋感到此人是个当使臣的料,从应天出发时,让他专门管理和协调五十个西域使者和商人。

    陈诚和几个西域商人说,玉门关往西南可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