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寿宴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第四百四十二章 寿宴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第(3/3)页
过来了?门房也是个不精心的,竟没提前通报一声,实在是怠慢长公主殿下了。”
这一声问出众宾客的疑惑。
今年已五十有八的长公主,因自持地位,除却每月进一次宫与皇后娘娘说话外,已经甚少在京城高门中走动了。
今儿个怎么来了魏国公府?
“不怪门房的,是我让他们不必通报的。”长公主笑容晏晏,“听人说老封君您今儿个大寿,我原是打算一早上就来看您的,不巧被家里琐事绊住了。只好让笙儿带着我的贺礼过来了。这不家里琐事一了,我就赶紧来给老封君您贺寿了。”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
只是她乃当朝长公主,若与寻常宾客一样挤在早上来贺寿,岂不是显不出她的地位来。
魏国公夫人如何不懂她的心思,却未点破:“老身只是过个寿罢了,殿下愿意拨冗而来,已是折煞老身了。”
长公主很满意瞥了眼戏台,立即明白了:“老封君这是要点戏听戏?”
魏国公夫人知趣地将一个戏单子递给了长公主:“请的是京城有名的喜连天戏班子,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愿意听的戏?”
在一群高门贵妇里,能拥有最先点戏权的,当然是地位最高的那个人。
长公主很满意魏国公夫人的动作,亦不多推辞:“那就来一出《四郎探母》吧。”
然后似笑非笑瞥了眼蒋明娇。
人群有人发出嘶地一声。
《四郎探母》取自《杨门女将》这出戏中的一折,讲的是宋朝忠烈将门杨家的四子流落到辽国,被辽国公主所救,娶了辽国公主后,得知自己身世连夜赶回,看望母亲佘太君的事。
这出戏因情节曲折情感真挚故事感染力强,素来在民间极为火热,若单看这出戏当然没问题。
但凡事就怕联想。
在这出戏里,无论为何,杨四郎在探母时终究是叛了宋国。如今魏国公府的外孙女婿——威武将军阮靖晟通敌传闻甚嚣尘上,令京城众人皆心里没个底。
长公主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ya.cc